来源:河南省崇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|发表日期:2025-09-11
在桥式起重机安全保障体系中,制动器的性能状态直接决定吊装作业的安全系数。某重工企业曾因制动片磨损超标未及时更换,导致起吊过程中发生溜钩现象,吊物坠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轻伤。根据 TSG 51-2023《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》强制要求,必须建立制动器 “间隙精准控制 + 磨损极限管控” 的双重管理机制,通过科学调整和规范更换确保制动力矩可靠。
制动器间隙调整需执行分类技术标准。块式制动器的制动轮与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应控制在 0.5-1mm 范围内,且两侧间隙偏差不得超过 0.1mm,确保制动时受力均匀。调整时先将电磁铁动衔铁与铁芯合并,使制动瓦块自然松开,通过旋转间隙调整螺母实现精准控制,调整后需手动测试制动臂灵活性,确保无卡滞现象。盘式制动器的间隙标准更为严格,正常工作间隙应保持在 1-1.5mm,当磨损导致间隙超过 2mm 时必须立即调整,调整通过螺母推进闸瓦实现,同一副制动器的两个闸瓦需同步操作,偏差控制在 0.1mm 以内。调整完成后需进行空载试运行,观察制动过程是否平稳,用塞尺复测间隙值确认符合标准。
摩擦片磨损更换执行 “双重判定” 原则。量化标准方面,摩擦片剩余厚度不得小于原厚度的 50%,测量时需在摩擦面均匀选取 3 个以上测点取平均值,避免局部磨损误判。质性标准更为关键,当摩擦片出现裂纹、局部硬化或剥落面积超过 10% 时,即使厚度未达标也需更换;若磨损露出固定铆钉,无论磨损量多少均需立即停用更换。制动轮的磨损状态同样重要,表面凹凸不平度超过 1.5mm 或磨损量达到原厚度的 40% 时,需进行车削修复或更换,修复后制动面硬度需保持在 HB200-250 范围,确保与摩擦片匹配的摩擦系数。
系统验证需覆盖静态与动态性能。静态检查时,制动器打开状态下摩擦片与制动轮应无接触摩擦,闭合时接触面积需大于 60%,观察制动轮表面有无油污污染,发现油渍需彻底清洁并查找泄漏源。动态测试包括制动力矩验证,起升机构在额定载荷下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1 分钟内稳定起升距离的 1/65,运行机构制动时应无明显滑移现象。对于吊运熔融金属等危险品的起重机,需测试两套独立制动器的同步性,制动时差不得超过 0.5 秒,确保双重保护可靠。
安全管理构建全流程管控机制。日常检查实行 “班前目测 + 每周量测” 制度,班前检查制动轮有无异响和过热,每周用塞尺测量间隙变化趋势,重级工作制起重机需增加检查频次至每日一次。调整操作需由持证人员进行,使用经校准的工具,调整后填写《制动器调整记录》,注明间隙值、调整日期及操作人员。建立摩擦片更换台账,记录安装日期、累计运行时间和磨损速率,结合工况制定预防性更换计划。发现制动异常如行程增大、异响或制动距离延长时,必须立即停机检查,未经修复合格严禁继续使用。
通过间隙调整的精准控制和摩擦片更换的刚性标准,可有效降低制动器失效风险。实践表明,严格执行该技术规范能使制动系统故障发生率降低 70% 以上,为桥式起重机安全运行提供核心保障。所有调整和更换操作必须符合 TSG 51-2023 规程要求,留存完整技术资料备查,形成 “标准制定 - 执行记录 - 效果验证” 的闭环管理体系。
上一篇: 广西贺州行车行吊厂家 桥式起重机钢丝绳日常检查、润滑规范与报废判定标准
下一篇:没有了
联系人:张经理
24H电话:15090371237
公司地址:河南省起重工业园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