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河南省崇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|发表日期:2025-09-11
在桥式起重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中,年度全面检查与大修计划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。某冶金企业曾因未执行年度应力测试,导致主梁疲劳裂纹未及时发现,最终在重载作业时发生坍塌事故,造成重大财产损失。根据 TSG 51-2023《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》和 GB/T 31052.5-2015《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》强制要求,年检必须实现 “全系统检测、全参数验证”,大修计划则需基于年检数据形成 “靶向维修、精准施策” 的技术方案,两者共同构建设备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。
年度全面检查实施三维度技术核查。金属结构检测采用 “静态测量 + 动态监测” 组合方案,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主梁跨中静态挠度,普通起重机应不大于跨度的 1/750,高精度设备需控制在 1/1000 以内;通过电阻应变片测试主梁关键部位应力值,在 1.25 倍额定载荷静态工况下,应力值不得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 80%。焊缝质量检验执行分级探伤标准,主梁与端梁连接的 T 形接头焊缝需 100% 超声波探伤,达到 GB 11345 标准 Ⅱ 级以上;次要受力焊缝抽检比例不低于 20%,发现表面裂纹时必须扩大检测范围至同类焊缝全覆盖。机械系统检查实施 “全寿命评估”,钢丝绳需逐段统计断丝数量并计算磨损率,外层钢丝磨损达原直径 40% 或出现笼状变形必须强制更换;制动器制动轮表面粗糙度需用样板对比检查,沟纹深度超过 1.5mm 时需重新车削加工,闸瓦磨损剩余厚度不得小于原厚度的 50%。
电气与安全系统年检执行功能验证深化制度。接地系统采用四端子地阻仪测量,接地电阻必须≤4Ω,且需测试避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;电缆滑车轨道需检查导向轮磨损与电缆绝缘层老化状况,用 500V 绝缘电阻表测量控制回路绝缘电阻,数值应≥1MΩ。安全装置实施 “极限工况测试”,起升高度限位器在吊钩距顶端 300mm 处应可靠动作,行程限位装置需在碰撞缓冲器前至少 500mm 触发停机;超载保护装置需分别在 105% 和 110% 额定载荷下测试报警与断电功能,响应时间不得超过 0.5 秒。控制柜内部需进行除尘清洁,检查接触器触头烧蚀情况,触点厚度磨损超过原厚度 30% 时必须更换,所有接线端子需重新紧固并标记扭矩值。
大修计划制定遵循 “数据驱动、分级实施” 原则。根据年检结果将维修项目划分为三级:一级维修针对磨损超标部件,如更换滑轮组、调整制动间隙等常规维护;二级维修涉及系统功能恢复,包括减速器齿轮啮合调整、轨道找平校正等;三级维修针对结构性缺陷,如主梁裂纹焊补、车架变形矫正等重大修复。制定方案时需明确备件更换标准,轴承径向游隙超过 0.15mm 必须更换,电机绝缘电阻低于 0.5MΩ 时需进行浸漆处理;对于使用超过 10 年的设备,建议预防性更换所有高强度螺栓,确保连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。大修周期需结合设备运行频次动态调整,冶金类重级工作制起重机建议每 2 年进行一次二级以上维修,普通中级工作制设备可延长至 3-4 年。
大修实施过程执行 “安全管控、过程验证” 机制。作业前必须设置警戒区域,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标识,对主梁等大型部件吊装制定专项方案,使用的吊装索具安全系数不低于 6 倍。结构焊接修复需采用与母材匹配的焊条,预热温度控制在 150-250℃,焊后进行 250℃×2 小时的去应力处理;机械加工部位如制动轮车削后,表面硬度需保持 HB200-250 范围。电气系统改造需更换老化电缆,导线接头采用压接端子连接并做绝缘处理,接地线路需设置双色标识。大修完成后必须进行空载试运行和 1.1 倍额定载荷动载试验,连续运行 3 个循环无异常方可通过验收。
质量验收与档案管理形成闭环体系。年检需出具包含应力测试曲线、焊缝探伤报告、绝缘电阻记录等完整数据的《年度检验报告》,发现的重大缺陷需附影像资料;大修验收实行 “三方签字” 制度,由使用单位、维修单位和监理机构共同确认维修质量,关键参数如主梁挠度、制动距离等需现场复测。所有技术资料需按 “一设备一档” 原则归档,包括年检记录、大修方案、更换部件合格证等,保存期限不少于设备使用寿命周期。通过年度检查与大修计划的科学实施,可有效控制设备故障发生率,确保桥式起重机在设计寿命内安全运行。
联系人:张经理
24H电话:15090371237
公司地址:河南省起重工业园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