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崇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
15090371237

首页> 架桥机厂家新闻>架桥机厂家新闻

四川乐山移动模架厂家 衔接的艺术:同一桥梁不同施工方法的接口处理实践解析​

来源:河南省崇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|发表日期:2025-09-24

同一桥梁中移动模架与支架、悬浇等施工方法的接口处理,是保障结构整体性与线形平顺性的关键环节。其核心在于化解不同工艺的荷载传递差异、变形特性冲突,通过精准的结构设计与流程管控实现 “无缝衔接”。施家梁互通立交、润扬长江大桥等不同时期的工程实践表明,接口处理需围绕 “结构协同、线形匹配、时序可控” 三大原则展开,直接决定桥梁施工质量与安全。​

二手架桥机租赁

移动模架与支架施工的接口处理,在跨径过渡与地形受限区域最为常见,施家梁互通立交的实践极具代表性。该立交主线大部分梁跨采用移动模架施工,而左右线最后四跨因悬空高度小,改用满堂支架施工,接口位于主线与支架段衔接的墩台处。结构衔接上,项目部在支架施工段梁体端部预留 1.5 米长的湿接缝,将箱梁主筋采用搭接焊连接,搭接长度控制在钢筋直径的 10 倍以上,同时在接口处增设 3 道横向加强箍筋,增强接头抗剪能力。模板过渡是管控重点:移动模架端模板采用可调节式设计,通过螺栓与支架段定型模板紧密拼接,接缝处粘贴止水海绵条,并用环氧树脂砂浆找平,避免漏浆导致蜂窝麻面。​

线形控制需破解两种工艺的沉降差异难题。施工前通过支架预压测得弹性变形量为 8 毫米,移动模架预压数据显示主梁下挠量为 3 毫米,据此将支架段立模标高抬高 5 毫米,形成渐变过渡。接口处设置 3 个加密监测点,采用全站仪每 4 小时监测一次高程变化,在移动模架浇筑完成后 7 天再施工支架段湿接缝,待模架体系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,最终接口处轴线偏位仅 2 毫米,高程偏差控制在 3 毫米内。施工时序上遵循 “先支架后模架” 原则,先完成支架段梁体浇筑与养护,待强度达 80% 后再移动模架就位,避免模架荷载对支架基础产生附加沉降。​

移动模架与悬浇施工的接口多出现于主桥与引桥过渡段,某高铁跨江特大桥的处理方案颇具典型性。该桥主桥采用悬浇施工,引桥采用移动模架施工,接口位于过渡墩顶部的梁体节段。结构衔接聚焦预应力体系贯通:悬浇节段施工至过渡墩时,预留预应力管道接口,采用波纹管连接器进行对接,对接前用通孔器检查管道通畅性,确保钢绞线顺利穿束。为平衡两种工艺的施工荷载,在接口处设置临时刚性支撑,采用双肢工字钢与墩身预埋件焊接固定,承受移动模架就位时产生的竖向力,待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 100% 并完成预应力张拉后拆除。​

线形控制依赖动态监测与精准调整。项目部利用三维建模模拟接口处线形,将悬浇节段的预拱度曲线与移动模架段进行拟合,在接口前后 3 跨范围内加密高程测点,监测频率提升至每 2 小时一次。移动模架就位后,通过液压千斤顶微调模板标高,使接口处梁底线形平顺过渡,偏差控制在 1 毫米内。施工时序上采用 “悬浇先行、模架跟进” 策略:悬浇施工至接口前 2 个节段时暂停,待移动模架施工至接口处并完成模板调整后,同步进行悬浇节段与模架段的湿接缝浇筑,浇筑过程中两侧对称布料,振捣棒插入深度至接缝底部,确保混凝土密实。​

这些案例印证了接口处理的核心逻辑:以结构设计化解工艺差异,以精准监测把控线形偏差,以科学时序规避施工干扰。从施家梁互通立交的支架 - 模架衔接,到高铁特大桥的悬浇 - 模架过渡,接口处理技术始终围绕 “实战解决问题” 演进,既传承了预留湿接缝、预压调偏等成熟经验,又结合具体工况优化细节,成为复杂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支撑。

公司网址:www.changcheng-jqj.com

咨询电话:15090371237

15090371237

联系人:张经理

24H电话:15090371237

公司地址:河南省起重工业园区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电话咨询
  • 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