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河南省崇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|发表日期:2025-08-18
移动模架预拼装是保障现场安装精度与结构稳定性的核心环节,需结合工程实践制定系统性方案。以下为工程实践中总结的关键技术要点:
一、预拼装场地与支撑体系
预拼装场地需平整硬化,承载力≥200kPa,采用激光水准仪抄平,平整度偏差≤3mm/10m。临时支撑采用钢管桩或型钢支架,基础需经静载试验(加载至 1.2 倍设计荷载),沉降量≤5mm。主梁节段支撑点间距≤5m,采用可调式千斤顶(行程≥200mm)配合枕木支垫,确保支点标高偏差≤±2mm。
二、部件进场检验与预处理
材料复验:Q345B 钢材需核查出厂报告,抽检屈服强度、延伸率(每批次≥3 组),表面不得有裂纹、分层。
机加工精度:主梁腹板高度偏差≤±2mm,翼板宽度偏差≤±1.5mm,高强螺栓孔直径偏差≤±0.5mm,孔距偏差≤±1mm。
焊接质量:一级焊缝 100% 超声波探伤(Ⅱ 级以上),焊缝余高≤2mm,表面不得有咬边、夹渣。
三、组装流程与关键步骤
基准定位:在场地弹出主梁纵轴线与横隔板控制线,采用全站仪校准,定位偏差≤±2mm。
主梁拼装:节段间采用高强螺栓(10.9 级)连接,初拧扭矩值为终拧值的 50%,终拧后用扭矩扳手抽检(抽检率 10%)。某高铁项目通过预拼装将主梁整体挠跨比控制在 1/750 以内。
导梁安装:导梁与主梁采用销轴连接,销轴直径偏差≤±0.05mm,间隙≤0.5mm,安装后用经纬仪检测直线度,偏差≤3mm / 全长。
模板系统组装:底模与侧模采用螺栓连接,接缝处贴密封胶条,错台量≤1mm。某跨海大桥项目通过三维扫描检测,将模板拼装精度控制在 ±2mm 内。
四、精度检测与调整
三维坐标测量:采用全站仪对主梁关键点(支点、跨中、悬臂端)进行三维扫描,与设计模型比对,偏差>3mm 时通过千斤顶微调。
几何尺寸检查:主梁全长偏差≤±10mm,腹板垂直度偏差≤1/1000,导梁曲线段轮廓误差≤±0.8mm。
连接性能测试:高强螺栓群采用扭矩法检测,预紧力偏差≤±5%;销轴连接需转动灵活,无卡滞现象。
五、典型问题处理
焊缝间隙超标:采用机械打磨或补焊修复,补焊后需重新探伤。某项目通过局部加热矫正,将腹板旁弯值从 5mm 降至 1.5mm。
螺栓孔错位:偏差≤2mm 时铰刀扩孔,>2mm 则返厂重新制孔。严禁强行穿入螺栓损伤丝扣。
模板拼接不严:采用楔形铁楔紧,局部塞焊加固,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。
六、预拼装验证与记录
荷载试验:按 1.1 倍设计荷载进行堆载(砂袋或水袋),分级加载(25%、50%、75%、100%),每级持荷 1 小时,观测主梁挠度与支腿沉降。某特大桥项目通过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,弹性变形控制在 L/1000 以内。
过程记录:形成《预拼装检测报告》,包含三维坐标数据、焊缝探伤记录、螺栓扭矩值等,作为现场安装依据。
综上,预拼装需以 “基准统一、流程规范、检测严格” 为原则,通过精细化操作与过程管控,为移动模架现场安装提供可靠保障。
下一篇:没有了
<联系人:张经理
24H电话:15090371237
公司地址:河南省起重工业园区